《新加坡日报社21日讯》随着全球地缘政治热点频发、国际竞争加剧,新加坡计划加强《反外国干预法》的执行力度,以应对外部势力干预本国政治的风险日益上升。
新加坡内政部长尚穆根(K. Shanmugam)发表声明指出,“全球安全环境日益动荡”,此次修法提案旨在“应对不断演变的外国干预手段”。不过他并未透露修改法案的时间表。
这一动向正值新加坡预计将在2025年5月举行全国大选之前。新加坡多位政治领导人近期频频警告,外国势力或将试图干预选民意向。
本月早些时候,新加坡总统尚达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也呼吁国人警惕来自“近与远”的操控行为,并强调外部势力将设法在新加坡推进其自身议程。
法案背景与过往案例
新加坡于2021年通过《反外国干预(对策)法》(FICA),该法赋予政府广泛权限,以压制境外势力影响本地政治与舆论的尝试。
政府长期以来主张,该法对新加坡这样一个多种族、金融高度开放的小国至关重要,因为它易受到信息操控与虚假宣传的影响。
政府此前已在多个高调案件中援引该法。例如在2023年,新加坡政府对《经济学人》时任驻新加坡分社社长发出警告,指其支持本地一家数码媒体并鼓励公众接受一种与政府和主流媒体立场**“不同的替代愿景”。
同年,政府也援引该法针对一位中国金属富豪的密友,理由是他“易受外国势力影响,且愿意为其利益服务”。
国家安全优先考量
这一拟议修法反映出,新加坡决心在中东冲突加剧、中美竞争持续升级、地缘风险外溢至东南亚之际,进一步保护本国的政治与社会稳定。